欢迎来到南充市妇联网站!  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| 走进妇联 | 政策法规 | 巾帼大学习 | 巾帼风采 | 创卫指南
 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巾帼风采  
 
【巾帼红 她力量】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陈建清:背着伤痛 勇敢前行
时间:2021-03-08 16:43:09   来源:
 

  她们

  站立在时代潮头

  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

  她们

  用美丽和笑容兼顾事业和家庭

  用勤劳和汗水描绘最新最美画卷

  她们

  以无私的奉献和善良的天性

  展示出当代女性的丰姿风采

  她们

  是可亲可爱的南充巾帼

  即日起,南充市妇联将选取部分先进个人和集体的事迹进行分期展播,希望全市广大妇女学习先进、争当先进,为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、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、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贡献巾帼力量。

  陈建清,女,54岁,中共党员,大专文化,现任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兴旺镇三青沟村党支部书记。

  她不畏苦难 为村庄点亮一盏盏明灯

  1986年,陈建清高中毕业,经人介绍嫁给三青沟村民邓洪祥。随行的嫁妆中,有重重的两箱子书。在三青沟,高中生已算高学历。把书当嫁妆带来的,陈建清是第一个。

  当时,这里不通路、不通电,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。没有电,她就发动8组、4组群众自筹资金,找到娘家在羊鹿滩水电站工作的兄弟帮助。率先拉通电线,点亮了三青沟的第一盏灯泡,照亮了山村。她的这一举动,更是让三青沟人刮目相看。

  电灯亮了,陈建清又发现新的问题。偏僻的三青沟村,因为不通公路,没有老师愿意来教书,村里的幼儿园和小学陷入停办状态,带着“知识和文化”嫁过来的陈建清有点坐不住了。

  她心想:村里这么穷,孩子不读书的话,拿什么谋出路?谁又来带领三清沟富起来?而且这里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,男娃儿可以念到初中毕业,但是女娃儿读到小学二年级能识字就辍学了。

  “这必须得改变,要在村民的心里点一盏灯,就得先从教育入手。”她下定决心。

  于是陈建清成为一名代课老师,负责教复式班,承担村里幼儿园到小学一、二年级的所有课程。班上最小的学生只有4岁,最大的有12岁,年龄差次不齐,上课的难度可想而知。虽然当时每个月只有6块钱的工资,但看到孩子们又能回到校园、又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,但她就感到很欣慰、也很满足......有的学生家里交不出学费她就送书本,甚至减免学费,在她的努力下,学龄儿童再也没有辍学过,每期学生在片区统考中都名列前茅。孩子们的可喜成绩让她忘记了一切困难,这一干就是24年。陈建清点燃的一盏盏心灯,照亮了200多个孩子走出了大山路,让他们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比如七社的李艳琼,在外务工后回乡创业,在村上承包土地,发展养鱼、养猪产业,帮助扶持我们村6户贫困户发展牲畜养殖。

  她坚强不屈 是挑战困难的“铁女人”

  人们常说:生活的美好,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。而生活对她来说,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她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和考验。

  1987年10月,她的儿子邓胴文出生,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癲痫。现在虽然已经33岁了,但智力仍只有3岁孩童的水平,生活不能自理......

  为了给儿子看病,她们夫妻俩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,欠下数万元债务,她的丈夫也因此不得不走上外出打工的路;2013年,在一次意外事故中,她丈夫不幸将盆骨摔成粉碎性骨折;不能做重体力活的他,至今仍咬牙在外打工以补贴家用......

  为了能及时阻止孩子发病抽搐时病情恶化和误伤他人,在村子里陈建清无论开会出诊,都尽量把孩子带上。2016年冬的一个下雨天傍晚,因为工作迫不得已把孩子托付给婆婆临时看管,晚上九点左右接到好心人的电话,赶回家看婆孙俩双双滚跌到地上。陈建清流着泪把婆孙俩护送回家后,简单交代几句后又急忙赶到乡上整理资料,一直忙到凌晨五点多钟。2018年6月初,邓胴文癫痫突然发作,跌倒在地上,撞得头破血流。陈建清一边流着泪赶快往他口里塞东西,防止他自伤舌头,一边拿出药箱给儿子简单包扎......家庭的困难并没有击垮她,她坚信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。

  2009年7月,她身上的疱疹、红点越来越多、越来越严重,她娘家大兄弟强行拉她去医院检查,她被确诊患上了“系统性红斑狼疮”,民间都称这个病为“不死的癌症”......经过医院系统治疗,她奇迹般挺过来了,她没有因此而放下肩上的担子。

  她乐为村医,是老弱病残的救命人。2001年,在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中,我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,走村串户期间她看到村里老弱病残的人居多,可去乡卫生院一趟至少花半天时间,村里人生病了就拖,实在动不了才去乡医院,陈建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决定挤时间自学医术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在2015年7月取得村医资格证书,从此一个药箱、一双黄布胶鞋伴随她踏遍了三清沟村的沟沟坎坎,群众小病再也不用愁。她不仅为老百姓临时垫支药费,还为瘫痪病人唐菊芳免除部分医药费。她随身带着几个小本子,工作和病人概况都分开记成一本,哪个病人患什么慢性病什么时候该续药了她都记得清清楚楚,利用开展工作的机会顺便给他们把药捎去,还免费为他们检查身体,指导如何正确用药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了看病难吃药难的燃眉之急。

  她不计前嫌 是广大群众的贴心人

  2002年8月,村容村貌整治中,刘建华家的谷草堆在门口不整理,陈建清给她讲道理,她不但不听还破口大骂,甚至用称托砸乌了陈建清的脚背,陈建清始终不还口,不还手,后来两人还成了朋友。三组李素清的后人取了医保本里的钱没给李素清本人,李素清误会是陈建清贪污就辱骂陈建清,经查证清楚李当场道歉。2013年7月,李素清去乡医院看病归来,瘫倒在路边。陈建清遇到二话没说就背起老人并把她送回家中,2016年李素清在临终前几天,牵着陈建清的手,流下了悔恨和感激的热泪,说“建清呀,我以前那么骂你,你怎么还对我这么好?”

  她创新探索 是城乡党建结对共建的“践行者”

  经过跨区域、多领域、多方位联系交流,相如镇磨子西街社区党委与三青沟村在2019年开始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,社区党委选派100名党员与三青沟村60户困难家庭、40户精准贫困户结成“一对一”帮扶对子,4个驻社区单位与该村结成医疗救助、文化教育、环境卫生、法律服务对子,20名志愿者随时为该村群众提供全方位帮助。通过城乡结对共建的方式,让城区的优势资源、优秀人才、优质服务下沉农村,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多、产业空心化、社会治理难探索了新路子,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快捷通道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

  她担当奉献 是脱贫攻坚的“实干者”

  2013年,脱贫攻坚的春风吹到了三青沟村。陈建清知道,这个贫穷的小山村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来了;她更清楚,为了三青沟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,她必须付出更多。她挨家挨户摸家底,翻来覆去讲政策,分门别类做工作,严格程序识真贫。她不畏重重险阻,迎风雪、斗严寒,抓协调、督质量,让几代人盼望的通村公路顺利竣工;她坚持精准施策,帮贫困群众找资金、跟进度,贫困户全部脱贫。2016年底,三青沟村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、124人全部脱贫,通过种养殖、土地租金、股金分红、园区务工等,年人均增收1.2万元,该村退出贫困村序列,被评为全市“脱贫攻坚示范村”。而陈建清一家却仍住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土篾房里,行走在泥泞不平的入户路上。

  她敢闯敢干 是奔康路上的“领头羊”

  她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扶贫思路,创新提出“荒山变金山、杂草变牧草、农民变股民”的发展思路,大力发展牛羊养殖。她积极招引业主,带动群众脱贫致富。2010年,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,村小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,2014年,修通了三青沟村通往外界的第一条水泥路;2013年9月,总投资800多万元、流转土地1000多亩的领头羊专合社正式落户三青沟村;2014年6月,年出栏肉牛近300头、产值400多万元的肉牛养殖场正式建成。她创新提出“托养”“寄养”助农增收发展模式,实行“公司+协会+基地+农户”的方式,引导53户村民入股合作社发展致富。到2019年,该村修通了4.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和8.4公里的社道路,便民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,村民们结束了三青沟村祖祖辈辈肩挑背磨的历史。

  今年,该村又启动了4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同时投资200多万元,在全村实施优质肉羊提升工程和500亩生态牧场改良工程,还引进德康集团投资1.3亿元建成高规格种猪场。

  如今的三青沟村,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错,一栋栋新楼如繁星闪烁,一块块栽种整齐的有机稻田首尾相连,一个个产业示范园蒸蒸日上,好一幅祥和美好、脱贫奔康的美丽画卷。在群众眼里,陈建清就是他们脱贫致富的“领头羊”。

  陈建清同志的付出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,她先后荣获“四川好人” “四川孝亲敬老楷模”“南充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 “感动南充2018十大新闻人物”“南充市三八红旗手”“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”等荣誉称号,该村也被评为“全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”。尽管取得这么多的荣誉,但她并没有因此满足。2020年10月17日,全国脱贫攻坚奖“奋进奖”获得者陈建清这样告诉记者。“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,是肯定也是激励。这份荣誉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心,感谢他们对贫困人口的关心,接下来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,推动乡村振兴,带领村民过上更幸福的日子。”

  陈建清虽然家庭不幸且身患疾病,但她始终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,在工作中主动作为、勇于担当,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,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华丽篇章。她用博大坚韧的赤子情怀、忘我拼命的奉献精神躬身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,舍小家,顾大家,不顾自己患病的身体和窘迫的家庭,坚守岗位,坚定职责,以一己柔肩肩负起全村人的幸福安康,无愧于党员身份,无愧于三青沟村这一方养育她的土地和人民。

 
编辑:ncflw
市级动态   更多>>
  版权所有:南充市妇女联合会
地址:四川省南充市北湖路88号 电话:0817-2222535 邮编:637000 维权热线:12345
备案/许可证编号:蜀ICP备15027438号-1 技术支持:南充讯传网络有限公司
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